郑州市管城区紫荆山南路街道办事处位于该区“老城”改造和“新城”更新的交界区,辖区总体呈现出流动人口多、治安水平低、服务对象需求多样三大“城乡接合部”典型特点。近年来,该街道办以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工作为抓手,依托街道城市运行中心,实现从智慧街道到智慧社区、智慧小区的三级网格贯通,探索出了一条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智治”新路子。
网格化管理
组微网破题“流动人口”管理
针对辖区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的特点,以网格化“出圈”。
“2小时”网格圈。以50至70户的标准建立1059个微网格,带动辖区内48家公共单位、320名物业人员、600名双报到党员、2200名“五老”人员和群众志愿者下沉微网格,两小时内就可以完成入户排查、宣传动员、纠纷调解任务。
“3步走”小区圈。依托智慧门禁和“紫南针”小程序,创新“一进一融一出”流动人口管理模式。“一进”,即发放信息登记二维码,新租户完成信息上传,便可自由通过小区门禁;“一融”,即在每个单元口张贴微网格服务微信群二维码,使新租户快速融入社区;“一出”,即运行中心自动失效15天内无进出记录人员门禁。
“2类群”邻里圈。建立70个三级网格管理微信群和1059个微网格服务群,及时发现矛盾苗头,微网格专员及时入户排查。今年以来,该街道提前介入化解矛盾纠纷300余起,群众满意度高达95%。
信息化支撑
织地网破题“社会治安”乱象
围绕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综合治理等五项重点工作,实现地面一张网。
“建”5大AI应用场景。在部分地铁口、学校、市场铺设100余处AI监控及云广播预警“两件套”,实现了对高空抛物、火点火情、占道经营等事件的及时干预。
“配”一个工作帮手。为巡防队员、城市管理员等70个三级网格长配备巡查记录仪,街道城运中心进行全域调度、位置监测、任务指派,及时全面了解辖区情况,实现预警、干预、派遣、处置、反馈等环节的闭环运行。
“联”N个吹哨部门。线下依托平安紫南指挥中心和网格议事厅,广泛收集群众诉求,线上通过区“一网统管,一管到底”平台对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呼叫,吹哨报到,现场协商。今年以来,该街道受理解决民生问题1000余件。
精细化服务
建智网破题“千人千问”诉求
结合辖区群众需求,从“被动参与”向“主动服务”转变,打造了智慧服务矩阵。
智慧养老。联合公共单位为高龄老人免费配备智能健康手环等智能设备,实现了对老年人心率、血氧、血压等基础指标的全天候监控,智能设备还具有实时定位、一键呼救等功能。
智慧停车。在小程序上开发了共享停车模块,实现道路序化、租户便利、业主收益的三赢局面。
智慧租房。居民可通过小程序发布房源,经审核可进行租赁,目前已发布房源全部出租。
智慧便民。在小程序上线了投诉建议、消费指南、社区活动、生活缴费等一系列便民功能。目前,小程序使用率已超过90%。
来源: 河南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