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好国家就业优先政策,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容量,高效实施示范区出台的“人才兴济33条”,今年以来,济源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积极谋划,提前布局,全力推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组织“18+1全省联动招聘专项行动”重点领域专场和高成长企业领域专场、举办了“职引未来-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济源春季专场”、组团参加巡回招聘会新乡专场招聘等系列专场,先后提供各类就业岗位1388个,期间共接收高校毕业生简历2785份,初步达成意向共863人,累计签约达359人。
一、引政策进校园,先人一步跑进“春天里”
为确保高校毕业生留济就业政策落实落地,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将服务政策“送”进校园,及时与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和黄河科技应用技术学院的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精准推送高校毕业生群体关注度高、需求度高的信息,采取“点对点”形式,促进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供需无缝衔接,下好就业服务“先手棋”。向高校负责人讲解“人才兴济”中的优惠政策,重点对奖励条件、奖励标准、申报材料等方面的政策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取得了高校的支持和配合。
二、强化岗位征集,将就业“春风”吹进校园
大力组织开展校园招聘活动,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先后组团参加巡回招聘会新乡专场招聘活动等一系列春季招聘会,吸引国企、重点企业、高成长企业等56家用人单位进行用人洽谈。组织有20家企业参加重点领域招聘会,发布就业岗位596个,硕士研究生需求层次21个、本科需求层次389个、专科及其他需求层次186个。搭配线上“招才引智”平台24小时“不打烊”,线上线下相结合。把“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为高校毕业生和企业搭建一个高质量的沟通对接平台,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三、多举措促就业,跑出就业服务“加速度”
前期帮扶“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数次组织工作人员针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及残疾等特殊困难毕业生在实名制信息系统里做标识,制定“一人一策”帮扶计划,帮扶重点群体多渠道实现就业。就业指导“全”。对驻济高校毕业生留济奖励政策进行深入学习,与驻济高校提前联系,深入开展就业育人教育活动,引导高校毕业生对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有正确认识,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后续跟进“实”。为有就业需求的帮扶对象推荐合适的就业机会,对暂无就业意愿的毕业生,记录原因,做好就业指导和跟踪服务。
(济源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